心理健康认识问题论文

时间:2017-12-06 编辑:羚芝 手机版

  心理健康的认识问题

  当今社会,很多人对生理上的疾病比较重视,也很在意未病先防,但对于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往往缺少足够的认识,特别是面临社会竞争的强大压力,从中年人、青年人一直延续到小学生,很多人都在重压下生活,当自我心理调节失衡时,就会产生心理疾患。人身体生理上的损伤显而易见,如头部受到棒击,击打处有肿块我们都可以看到,而人在遭受强烈精神刺激及打击,外人很少会看到损害的后果,只有当事人内心感受到极度的精神痛苦,但客观上,生理上、精神上的损伤都是实际存在的,只是表现不同罢了。

  生理上的疾病相对好治,而心理方面在处于较轻的心理问题阶段比较好处理,在达到严重的人格障碍及精神疾病阶段就很难处理了,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将成为终生患者而成为社会的“废人”。所以,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我们在重视预防生理疾病的同时,更应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让儿童、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中年人轻松面对生活及工作;老年人享受幸福晚年。——

  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咨询师(丛中)

  这一生中,我们要错过多少良机?

  如果一个孩子发烧了,我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马上给孩子退烧,似乎只要退了烧就万事大吉了。我们对于孩子为什么会发烧的那个背后隐形的机制从来都不关心。

  当疾病到来时,我们也只是想着用什么方式最快地结束眼前的痛苦,但是我们对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疾病和痛苦,我们也不去关心。

  当生活中出现婚姻/家庭/人际/孩子等等问题,我们也只想解决表面所看得到的问题,只想缓解问题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但是我们并不想真正的去解决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

  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过那些能解决最根本问题的化解之道。我们太容易被表象迷惑,错失真正改变的良机。

  去赚到更多的钱,去获得更多的掌声,站到万人景仰的位置,获得世人的赞许……这些与生命本身无关的东西却好像成了我们的人生目标。那么,达到“目标”之后呢?

  我们就这样让自己身心分离着,所以其实我们一直都是在痛苦中,只是有人能感受能觉知到那个痛苦,而有些人已经麻木没有感觉了。

  我们饿了不知道吃,渴了不知道喝,困了不知道睡,错过了一切自然的东西,剩下的只有无尽的痛苦,我们活在痛苦里而却不觉知。

  所有身体上的痛苦,只是心灵上受苦的一个缩影和体现罢了。核心的问题在心灵上,而我们却一味地想着要如何在身体上退烧,要如何杀死身体里癌细胞。

  我们的方向错了,现在是一个重新回到正轨的时候了。自然法不但解决人生中的表象问题,更解决生命中的所有问题的核心和根源。

  明明白白青春期

  一、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的,不同时代甚至不同人都会有不同的界定,就现在的情况,可以简单认为指10岁至20岁这段时间。

  常见的两种态度是过度忽视与过度重视。前者的不在意往往造成情感上不理解,行为上有冲突,亲子界限僵硬;后者过于重视的家长又容易步步迁就,放弃了身为父母的底线,反倒因为没有规则和界限让十几岁的孩子无所适从。

  二、男生女生各不同

  青春期共同特点:

  1.高涨的自我意识;

  2.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狂暴与细腻,内向性与表现性,可变性与固执性,认知偏差与强烈自主感

  3.易出现心理与行为偏差:心理生物性紊乱;自杀倾向与行为;心身疾病等。

  分别两个性别来看,男生理性较强,容易冲动攻击;女生爱幻想,情绪不稳定较敏感。

  有些普遍的社会倾向会对青春期学生造成影响:

  1.外向性格优于内向性格:其实长远看二者并没有优劣之分

  2.女孩子中学易分心,这种说法容易误导学生和家长,让青春期的女生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三、学习是第一要务

  青春期特点对学业的影响:关注自身形象,对某些生理现象的不解,随后会讲到的同伴关系,迫切需要从各个方面了解和为自己定位,这些课题都会占据孩子们的精力,但同时也可以成为促进其勤奋的动力。

  功课本身的特点:青春期主要在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阶段,这时的学习内容从记忆向理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需要学生调整学习方法不断适应。

  换句话说,青春期特点会对学业产生影响,学课本身也会,而且二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当一个中学生成绩出现问题时,至少可以从这两方面考虑,而不是单纯认为“分心”了,叛逆了,等等。

  两个集中注意力的小练习腹式呼吸;回到自身的触感练习

  四、青春期人际关系之校内

  第一,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不再将其奉为权威,而是要求平等对待;2.在师生关系上大部分学生还遵循之前的行为规则,不直接表达不同意见。这种内心需要平等又不能或不会明确表示增加了师生间的张力。这和近年老师难当的呼声是一致的,课业沉重,学生易变,对中学老师本身的知识储备,沟通的灵活性都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第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所有年龄段中,青春期这段是对同伴关系最依赖的一段。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同龄人陪伴,缓解长大过程中孤独敏感的内心体验,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选择朋友为自己的个人定位做参照。所以,结伙打架,甚至为同性别的朋友争关注闹别扭常常都是在这一阶段发生的。

  五、青春期人际关系之校外

  在学校之外,孩子们最重要的关系是与家长的关系。这时最常见的冲突是:对着干,展现独立意识----不一定谁对谁错,更可能本身没有严格的对错;担不起,透漏思想依赖----家长容易暗自庆幸以强者自居,错过学习承担的机会。

  另外,现在不容忽视的一类关系是网络人际,各种贴吧社区伙伴,电子游戏搭档以及从线上发展到线下的朋友。一杆子打死是很难的,而且容易激化矛盾,看到其中的利与害,因势力导:

  利:更广泛的交流对心智成熟有帮助,尤其是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缺乏的孩子;

  害:网络本身的模糊性对于青春期孩子有时会有伤害,而且不容易被家长了解和监护。

  六、青春期人际关系之情感萌动

  有个心理学家认为没有早恋之说,只有初恋,言下之意,“早晚”具有很大相对性。对于宠爱孩子的父母来言,内心深处,何时子女的恋爱及离开家庭都太早。有时候,那些对青春期男女生交往特别紧张的家长摆在明处的道理是“年龄小影响学业”,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不想让孩子离开的无意识。

  与之相反,孩子对异性的向往却是无法阻挡的。青春异性交往是为长大成人建立亲密关系做的铺垫,通过实践学习和体验与思考才能知道如何选择伴侣,如何相处,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

  青春期萌动,有的表现为与异性交往的兴趣和行为增多,还有的被无意识压抑下来,出现烦或者怕和另个性别人打交道的情况,后者实际更需要大人关注和干预。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出现陷入情绪不能自拔,频繁更换亲密伙伴等现象,往往提示之前的亲子关系和自身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困扰,建议求助专业的咨询师。

  七、成为我自己

  无论学业还是人际,上面谈到的所有内容其实都表现出青春期孩子的核心需求:成为自己。

  这是个不断探索和无限抵达的过程,期间会经历对生理现象迷茫,需求与压抑,自主与孤独的冲突,在外表和性格特征上自我意识混乱,各种重要关系的重新调整,诸多任务。

  自我理解和定位可通过如下途径:自我觉察,以人为镜,生活历练。

  八、大人能做的事

  面对青春期学生,老师除了不断提高知识水平,转换有效的教学方式外,还要格外注意自我减压,区别师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减少焦虑或其他负性情绪的相互感染。针对具体的青春期问题,可以采取讲座或班会,同质团体,个别访谈等工作形式。

  家长则首先要有长远意识,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一生的任务,不拘泥于一时一事,同时愿意开放自己,不用自己的框框去套孩子,而是真诚交流产生碰撞,扩展思路。

  在具体做法上注意三点:观察大于说教,倾听胜于倾诉;停止无效行为。

  爱说教的背后

  我是一个爱说教的人,也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因为学了很多之后,又让自己有了更多说教的资本。从心理学,到哲学,到宗教,到经典差不多加起来我也算是一个“读过书”的人,能引经据典,也能堆砌出一堆的成语术语来表明自己读了一些书。但是,问题是,我发现大家都不太爱听我说话,甚至一听我说话就开始烦我。慢慢地我发现我说话时总像是拿大石头往人脑袋上砸,不把人砸晕都显示不出我的“内涵”来。久了,大家都对我敬而远之。因为我总是如此的有道理,让人无言以对。所以得了一个绰号:聊天终结者。

  刚开始我还沾沾自喜,为自己严谨的思维和逻辑感到骄傲,你们不懂,那是你们的问题。我孤芳自赏了很久,但是发现我的心其实并不快乐。我总是想在经典里去找所谓的智慧,让那“智慧”带我去跨越我人生中出现的问题,也想让那“智慧”来帮我找到生命的快乐和意义,其实也只不过是借更多的知识来回避脆弱而恐惧的内心。

  我有多爱说教,内心就有多脆弱。只要有人不认同我,不听从我,我就会有很多的情绪,并开始更加地搬出很多的理论来证明自己。越证明,离我的心越远。我说教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恐惧,不敢真实而纯粹地活出自己的恐惧。而由这恐惧衍生出来的则是深深的怀疑,控制,自大,自我证明的欲望。

  最后来句说教:说教的人背后,隐藏的模式就是——你们都不懂!而体现出的则是深深的自大和不臣服。

  文:桂兰 ?

  愧疚不是爱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很自豪的认为我是个特别称职的好妈妈,宝宝的衣食住行都照顾的妥妥当当,还特意为了她去学小儿推拿。这其实都是我心里挺嘚瑟的事儿。但是,今天我发现自己对孩子有深深的愧疚感,从来没有放下过。

  因为去年自己的精神不济,有那么半年时间,我对外界完全关上了心门,只留了一丝缝供自己喘息。这里也包括对自己的女儿,我再也装不出“好妈妈”的样子,我知道对她来说是挺残忍的。那段时间觉得自己是分裂的,怎么可以对自己最爱的人冷的跟冰一样。当我慢慢向自己的内心走去,去掉一层层的负累的时候,慢慢把真实的自己一点点拼凑起来的时候,我又有勇气重新走近了女儿,老公,家人,朋友。

  昨天的感恩节恰巧是宝贝5周岁的生日,自己心里一直在默默念想给她一个完美的生日。可是,天不遂人愿。晚上约小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她却当场闹肚子了,生日趴只好草草结束。回到家,她就好了,开始喊要吃白米粥配酱菜;我却开始不开心了,生日就这样子啦???心里满满的沮丧和内疚。等我自己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看到了一场自己头脑编制的,浓墨重彩的内心戏。因为自己对自己长时间在“好妈妈”角色上的缺失,也看到宝贝对我无条件的爱和包容,我心里其实一直都有很深很深却很隐蔽的愧疚感,我想弥补她,所以这个生日我心里特别看重,想让她开心,好让我有个出口,释放掉一些我的愧疚感。

  当我看到自己对孩子的歉意是这么无所遁形的时候,我决定放下了。因为这些愧疚感是一些很负向的能量。当我的发心是因为愧疚时,所做的事情往往不能达到我的期望便更增加了我的愧疚,于是一个套接着一个套,我把我自己和女儿都套在了重重的套里。而我对女儿所谓的付出,因为掺杂着太多的愧疚,她也感受不到爱,身体反而总是出现状况。

  所以,当我意识到的时候,我想即刻放下了。带着愧疚的爱,其实是很大的枷锁,不是真正的爱。那样对我们两个都没有益处,反而在我们中间设置了更多的阻碍。也无需再去比较是妈妈爱孩子多,还是孩子包容我多,因为我们跟孩子本来就是一体的。

  祝愿我们每一个都能拥有一双爱笑的眼睛和一颗自由的心灵。

[心理健康认识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认识心理健康的教案

2.作文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3.正确认识心理健康

4.心理健康论文:如何处理学生问题行为

5.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论文

6.心理健康论文

7.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我见

8.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9.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10.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确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认识问题论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