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时间:2016-10-10 编辑:东兰‍ 手机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5岁左右,我国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疾病也日益增多。在治疗老年病人的时候,不但要综合诊断,联合用药,更要注重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充分认识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他们的自尊心理,怀旧心理,怕死心理,疑老心理都要认真分析,甚至家属的关心与漠视都会给老年病人疾病的治疗与预后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全面观察,整体护理,从精神上给老年人一个宽松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热情接待他们,耐心细致地介绍医院的环境和住院制度,使他们消除顾虑,安心治疗。

  2:要做到口勤。查房时多问候他们,增加与他们的接触和交谈,切忌因为种种原因对他们冷淡,不理不睬或故意疏远。

  3:对于活动不便或听觉失灵的病人,护士在讲话时要态度和蔼。对于某些好静不好动的病人,要根据病情多鼓励他们做适当的室外活动。

  4:对于有些性格孤僻,自尊心强不合作的病人,护理人员要有礼貌,多安慰,使之减少顾虑。

  5:对某些危重病患者,要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要和医生及家属配合好共同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院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从自身作起,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完善知识结构。要具有一定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心理咨询不仅要求咨询人员有健康的人格素质,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必须有精神医学的基础和哲学的思维能力。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能使病人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心理生理的康复。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1、孤独寂寞心理

  老年人患病后担心别人远离自己,失去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陪伴,尤其是住院治疗时,环境的改变会使老年人不适应,内心常常感到孤独寂寞。

  2、焦虑恐惧心理

  老年人患病时,自制能力差,精神压力大,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担心自己的身体是否经得起折腾,经治疗后能否好转,时有濒死感,又怕别人提及自己的疾病,因此往往故作谈笑自若,以掩饰自己的恐惧焦虑情绪。

  3、固执心理

  老年人因脑老化,思考能力下降,不易接受环境的改变和新科技的发展,不想听命于他人,甚至毅然拒绝治疗和护理。

  4、自尊心理

  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病人,经常会有失落感,希望得到他人的重视,喜欢别人恭顺服从,医务人员亲切的感情交流会使他们感到被破格对待,得到同情和陪伴,甚至是了解赞扬和鼓励。

  5、悲观心理

  老年患者治疗后若病情反复迁延,治疗效果不明显,以及伴随着各种功能的减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往往会变得异常悲观。

  6、依赖心理

  老年患者会不由自主的寻找心理安慰和寄托,自然也会受到亲人的照顾、关心和帮助,事事依赖别人,不肯多活动,有时言行会变得幼稚或反常变态。

  7、抗药心理

  老年人长期患病,不断用药,对药物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又是盲目的,常常会背离医嘱,特别相信或不相信某一种药物,拒服或随意服药.

  老年人的社会需要

  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更加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呵护。

  1、尊重

  由于老年人病痛及生活和社交能力的减退,老年人的自信心也随之丧失,从而导致老年人易产生自悲和不受尊重的感觉。因此,在接触和照顾老年人时,要首先尊重他们,比如主动打招呼,耐心听取意见,积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问题等,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被他人重视。

  2、关怀

  在尊重的基础上关怀老年人的生活,比如经常与老年人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消除他们的失落感和孤独感,使他们充分感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

  3、社会交往

  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各种因素,老年人一般对各种社交活动不感兴趣,但家庭与社会应鼓励他们,并创造条件和机会使他们能更多的参与各种社交活动。

  4、保健服务

  家庭与社会应保证老年人享受最基本的保健服务,比如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有病时及时就医等。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

  1、健康需求

  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

  2、工作需求

  退休的老年人大多数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体现自身价值。

  3、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能自理,希望得到关心和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

  4、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5、安静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年人就怕过周末,这一天子女、儿孙都来了,乱哄哄的度过一天,对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恼的星期天。

  6、支配需求

  老年人原来多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权,但由于年老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7、尊敬需求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抑郁和低沉,为疾病埋下祸根。

  8、求偶需求

  有些老年人丧偶后生活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之计,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老年人的心理调节

  作为医务人员首先要给予的是理解和尊重,把他们当作长辈看待,体谅他们的疾苦和感受,适当的安排一些病人互访,为他们提供相互交谈、交流感情的机会,同时鼓励亲友按时探访,使老年人产生安全感,在亲人和朋友温暖的关心和呵护下,保持开朗的心胸,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针对这些心理护理上,应着重向病人讲解疾病的防治知识,以及同种疾病的治愈情况,对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应详细耐心的讲解术中需配合的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并请家属做好疏导工作,以减轻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使他们处于有利治疗的最佳状态。

  这就要求在心理护理上应做到熟悉其个性,不勉强他们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发病机理,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针对有些老年人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的特点,护理上除主动征求护理意见外,应尽量满足其各种要求,同时处处注意尊重老人,称呼要恰当,言行有礼貌,举止要文雅。试图让老人知道自己的疾病特点,了解有关这方面疾病防治的知识。学会耐心倾听老人的倾诉,万不可表现出厌烦情绪,对其建议和唠嗑应给予谅解。

  护理上应尽心尽力,通过语言和行动给予耐心的疏导和特殊的照顾,向病人仔细说明衰老程度的差异以及保持乐观愉快的心理可增加机体疾病的抵抗力等,并介绍长寿老人的生活经验和防治衰老的措施,使他们从心理上振作起来,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为稳定心理,起初可允许老年患者适当的依赖他人,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参加轻微活动,在活动中找到乐趣,使其早日恢复健康。

  针对老年患者,应全面的对其讲解药理作用、副作用、适应症、禁忌症等,帮助他们产生正确对待药物的心理,提高药物疗效。为防治中断治疗,应详细叙述用药时间、剂量、方法及合理性,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医务人员有责任对老年人心理卫生进行监护。首先要对老年人有足够的理解、同情,从而进行指导。对老人要加倍体贴,如有所规劝,也应因势利导。护理方面要求老人配合之处,要讲清楚原理和方法步骤,必要时可反复,以照顾他们理解及记忆上的困难。遇有配合欠佳者,也不可埋怨、责难。

  总之,整个社会要大力提倡尊老敬老之风,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那么请从我们开始,从现在做起吧!

关注: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相关推荐